一年一度的426知识产权日已经落下帷幕。近期,大家可能听到频率最高的词语莫过于“高价值专利培育”。其实,最近这两三年关于提高专利质量的各类赛事活动、政策宣讲就不绝于耳。不过,却很少有听见关于“高价值商标”的概念?

多年以来,关于国内专利的质量问题总是会令人担忧。中国作为一个“专利大国”,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可谓是傲视群雄,但是在专利的质量上却十分堪忧。众所周知,由于专利经常会与各种各样的政策补贴、项目申报、资质评级或是职称认定挂钩,固然导致一部分人会为了创造专利而“创造”。更有甚者直接提供“无交底专利”,这似乎也早已经成为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然而,今年年初国知局下令要在6月份以前逐步取消各项专利授权补贴,同时开展对各类“非正常申请”的商标和专利进行严打严查。在整顿力度层面,专利和商标是一视同仁的。可是,在价值体现上,似乎又并非如此。我们发现,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首次官方定义高价值发明专利。其中包括以下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以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可是,却没有人提及过商标的方面。在网络或其他公开渠道上搜索“高价值商标”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对此,作为一名商标代理人,勉为其难地越俎代庖一番,类比“高价值专利”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高价值商标”的想法供各位专家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标;

2)在海外有同类专用权的商标;

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商标;

4)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商标;

5)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关于“高价值商标”,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分析:

1、战略价值

每一件商标都是包含了企业文化的蕴含,但是有些商标并不是企业最核心品牌的商标,比如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商标,由于推出子品牌的计划,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一次宣传,获得了新的知名度。或者是全类注册,非核心类别的商标具有一定的战略考量价值。高价值商标应当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至少应当符合商标法的独创性、显著性的要求。

2、法律价值

商标的排他性是商标专有权的核心,商标权人通过拥有一定时间一定地域的排他性权利,取得垄断性收益,实现商标的价值。或者通过仲裁、诉讼等其他方式,对侵权者进行维权。因此,商标权利的司法保护程度是一件商标真正价值的保障。法律的健全是商标的坚实基础。

3、市场价值

商标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其市场价值有直接关系,高市场价值的商标一定是当下或预期未来能在市场上获得主导地位、竞争优势和巨额收益的商标,这才是真正现实意义上的高市场价值商标。

4、使用价值

真正具备价值基础和法律意义上的价值保障的高价值商标主要是某领域的基本商标和核心商标,或者为了应对竞争对手而在核心商标周围布置的具备组合价值或战略价值的前瞻性商标。对于企业而言,商标申请一定是早于市场应用。这些商标要么能用于自身使用,要么授权他人合作共同使用,用于作为重要的谈判筹码,或者二者都有。

5、经济价值

在商标的现有市场价值中,直接变成的现金流就是该商标可以直接衡量的经济价值。近些年,随着知识产权融资质押规则的不断完善,对于商标的评估标准也日趋成熟。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后计算出的货币价值,具有可靠的参考性。

分类: 商标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